封面新闻记者马晓玉大财配资
地理教材里的色彩也暗藏玄机?成都英华学校七年级6班的罗海青同学,向人教社教材编辑部提出疑问。两个月后,罗海青同学收到了编辑部的回邮,掀起了一场别样的 “学术风波”。6月18日,罗海青同学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中表示,“太开心、太激动了,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终于有了定论。”
(左)罗轩,(右)罗海青
紫色代表海拔还是边界?
今年4月,在地理课堂上,罗海青同学发现了一个插图中的细节:教材中东南亚地区的山脉边界线被标注为紫色,而这一颜色与教材里陆地海拔 5000 米以上的标识颜色完全相同。这个发现勾起了他的好奇心:“东南亚真的存在 5000 米以上的山脉吗?”
带着疑惑,罗海青向学校地理组教师寻求答案。不过,老师们没有直接给出结论,而是鼓励他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来寻找真相。
起初,罗海青尝试利用网络搜索获取信息,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,资料的准确性难以保证。在老师的推荐下,他接触到了 “知网” 平台,并通过查阅《东南亚概论》一书,并结合卫星地图找到了关键证据:该地区山脉平均高度仅在 4000 - 5000 米,最高也不过 5800 余米,这无疑为他的质疑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地理组老师进一步建议他向更专业的人士请教。最终,罗海青鼓足勇气,向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去邮件。
罗海青同学寄出去的信件
一周过去、两周过去......罗海青久久没能收到回信。他没有灰心大财配资,而是选择重新整理邮件内容,再次发送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历两个月等待后,罗海青收到了来自人教社教材编辑部回复。编辑老师向他解释称,这是 “经过特殊化处理的制图方式”。
(以下是信件原文)
同学:
你好!你的来信收悉。真诚感谢你提出有关教材的问题!
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,对于不同海拔(陆高)的范围是用颜色区分的。这里的范围是面状的范围。如亚洲地形图上,紫色的颜色面,表示陆高5000米以上。而你说的紫色界线,它不是面状的范围,而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线状的界线。
1.首先它界线,是线状的,不能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的海拔(陆高)颜色图例去看它的高度。
2.这个界线,经过特殊处理了。它使用了一种渐变的紫色范围线,目的是突出所要学习的地区区域,即所要学习的地区区域,在这个渐变的紫色范围线内部。
从信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善于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的好学生,希望你能保持这种认真求实的态度,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。
祝学习进步、万事如意!
看到这封邮件,罗海青难掩激动,“当时特别开心!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终于有了定论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特别感谢老师们,是他们给了我发现问题、提出质疑的勇气,还帮我把信件修改得更加完善。”
同伴受鼓舞 接力寻答案
与此同时,同年级的罗轩同学在“全球降水分布”课程中亦发现:教材中河流分界线与降水区颜色过于相近,容易造成认知混淆。起初,罗轩满心顾虑,担心自己的疑问过于 “简单”,甚至害怕被认为是在 “钻牛角尖”。
在地理组老师和罗海青同学的激励下,罗轩放下了心中的包袱。他想,在学习过程中,教材并非完美无缺,即便发现小瑕疵,也不应害怕表达,“只要不是无端质疑,都应该大胆说出来!毕竟,就连人工智能也会有犯错的时候。”
罗轩同学寄出的信件
于是,他也将疑惑整理成文字,寄往人民教育出版社。虽然目前尚未收到回复,但他满怀期待,“希望能为教材的优化出一份力。”
教师理念:发现问题比答案更重要
老师们为何不直接解答学生的疑问?地理组江来莲老师给出了答案:“学生在学习中,发现问题的能力远比答案本身更重要。我们希望借此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、整合信息的能力,这其实就是跨学科学习的过程。”此外,江老师认为,让学生向教材编写的专业人士请教,既是对学生质疑精神的认可,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身思考的价值。
“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。” 江老师深知读图能力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。为此,她在每节课前都会预留3-5分钟,专门进行读图训练,引导学生关注图例、方向、比例尺等细节。久而久之,学生们养成了 “显微镜式” 的读图习惯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
地理老师陈艳红也表示,地理考试 “无图不考”,每道题目都与地图紧密相关。因此,学校鼓励学生多观察地图、动手绘制地图,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,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、开展绘图、定向越野活动,考察火车东站并撰写调研报告,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。
“教育的意义,就在于能在某个契机点燃学生探索和质疑的热情,这种精神将让他们终生受益。” 陈艳红介绍,基于这些经历,本学期还计划在暑假布置 “爱心作业”,鼓励全年级学生寻找教材“问题”并尝试解决,后续将在年级公开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,持续引导学生回归教材、认真思考、勇于质疑和探索。
在学校看来,当孩子们收到出版社的回信时,脸上洋溢的喜悦便是最好证明。无论提出的问题最终是否被采纳,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收获的自信与成长,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“说不定,他们也会因此受到启发大财配资,在未来的某天,成为地理研究的杰出人才。”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